媒體報導
從業務與 IT 擁抱創新,40 多年企業中租如何走出精彩轉型路?
創新,是企業經營永遠不變的課題,成立逾 40 年的中租,則是這句話的實踐者,透過業務創新,多年穩居台灣租賃服務業的龍頭,近年結合人工智慧、大數據等IT應用進行流程創新,運用金融科技(Financial technology,簡稱 FinTech),成為租賃產業數位轉型第一。 中租起源於 1977 年成立的中國租賃,隨著時代巨輪的推動,與日俱進,中租營運管理發展副總陳瑞興指出,中租很早就推展國際化, 1983 年在美國成立公司、1989 年進入泰國巿場。1990 年代,台灣開放 16 家新銀行設立,金融服務競爭者增多,為因應新局勢,1995 年中國租賃與迪和公司合併為中租迪和。 在業務端上,除了服務中小企業之外,也向上爭取大型企業、向下深根微型企業,擴大到消費端,例如:車輛融資、消費分期;同時也進行跨產業別的橫向發展,從中挖掘更多利基市場,例如:漁獲融資、半導體/醫療設備融資…等,於 2011 年以中租控股上市。 陳瑞興表示,中租以累積多年的風險管控經驗與能力為核心,進行兩種不同層面的創新,第一是在相同市場上開發不同產品,除了上述租賃融資業務的擴充之外,並增加非利息收入,這也是中租跨入節能領域的原因。 陳瑞興解釋,中租約莫在 2010 年啟動能源業務,原本以提供節能規劃服務為主要業務,恰好當時台灣興起一波太陽能熱潮,太陽能廠的建置需要很多資源和時間,連帶讓融資需求也跟著變多,2012 年進入太陽能電廠融資業務,為了精確掌握風險、加上看好再生能源的未來發展,2014 年決定自行投入太陽能發電市場,在多年的努力下,如今中租旗下擁有逾 1 千多座太陽能電場,成為台灣最大太陽能業者。 第二個創新策略則是將相同產品複製至不同市場,2005 年取得中國大陸核發外資租賃獨資執照、2007 年再取得越南的核可。當政府鼓勵企業南向時,中租早就已經站穩國際化腳步,目前在中國大陸、越南、馬來西亞等地,皆已取得不錯的成績。 真正的創新從「根基」開始:中租從IT開始的全面改革 在業務創新之餘,接下來則是思考各個部門需要應用哪些資訊系統,才能持續改善客戶服務效率與作業流程,於是,中租在業務端以行動辦公為主,為業務配發平板電腦 iPad pro,讓業務在外就能連到公司系統處理相關作業,又針對各項產品及作業流程開發相對應 App 進行改善,例如:進件 App、繳款 App、漁業融資驗貨 App、小車融資 App 等,透過業務端的作業流程簡化,進而加快回覆客戶的速度。另外,在會計端導入 B2B 電子發票,審查、法務與客服端則計劃結合 AI 人工智慧的應用。 創新的集大成:線上租賃平台,翻轉流程造就審核自動化 去(2018)年,中租進一步將流程創新的範圍由內部向外延伸到外部,也就是推出線上租賃平台,希望透過流程改善與作業方式的改變,服務更多以前沒有機會接觸的客戶,如:資金需求在 50 萬元以下的微微型企業。雖然目前有許多銀行都已經推出線上申請貸款的服務,但大多以個人信貸產品為主,像中租迪和這樣鎖定企業客戶的其實非常少見。 陳瑞興解釋,中租過往的業務開發以電話推銷為主,現任許多高階段主管在剛進入公司時,幾乎都是從電銷開始做起,只是現代人對電銷的接受度越來越低,又考量到日後邁入少子化社會,召募業務人員不易的衝擊,線上租賃平台,不只能幫助中租建立數位獲客能力,更可以提高客戶滿意度,待目前中租正在研發的自動化審查系統上線後,企業融資就能從申請、審核、對保到撥款都在線上自動完成,透過數位化為客戶提供高品質與效率的服務。 對企業來說,業務或流程上的創新,絕對是永續經營的關鍵,而中租從業務到流程、從內部到外部不斷地追求創新,不只奠定在產業上的領導地位,更將引領產業變革,帶領租賃產業翻轉現行作業模式,共同踏上數位轉型之路。 原文出處:https://buzzorange.com/techorange/author/chaileas/